時下,正是廣大應屆畢業生求職的高峰季節🤼♂️🖼,由於缺乏社會經驗和防範意識,一些大學生往往會在求職過程中容易誤入形形色色的招聘陷阱。我們借以下幾類常見的求職詐騙案例提醒廣大畢業生要時時保持警惕,不要麻痹輕信🏄🏿♀️,保證自己的財產和人身安全。 一、職介詐騙型 畢業生朱某看到一則廣告:甲公司全面代理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業務員等各種職業的中介服務。於是打電話過去咨詢,得到回答說:“你過來吧,我們什麽工作都有。”朱某去了甲公司並交了400元後,甲公司老板給他手寫個條子👨🎓:“王經理,茲有朱某到您的乙公司,請幫忙安排管理人員崗位。”朱某趕到乙公司👨🏻🔬,公司的老板說𓀇:“你交300元押金,就安排你上班🦉。” 於是他又交了錢📥🧑🏿🔬,並強烈要求盡快上班💅。乙公司老板收了錢👨🦼➡️,又開了個條子:“隆重推薦你到丙公司🫑。”之後的丙公司收了他數百元後又把他介紹到丁公司,最後丁公司也要收錢。朱某親身體驗了這種“雁過拔毛”式的“互相推薦”🫰🏽,終於幡然醒悟,於是要求退款。結果換來的只是幾個公司的互相推諉和賴賬👨🏻🦯➡️。 建議:如果是通過職介找工作↔️,一定要弄清其是合法還是非法。正規的職介機構具有合法經營資格及政府的嚴格管理🙋🏻,收費必須開具有效的票據。遇到無證照或證照不全的職介,應及時向相關的勞動部門或公安部門反映🧑🏻🏭,勞動部門可以根據有關管理條例規定對其進行處罰,所收職介費可退還給本人。如遇職介發布虛假招工信息(廣告),信息中所列的待遇、報酬與實際情況嚴重不符合的👨💼,求職者應向勞動部門反映,請求查處⬜️,勞動部門可根據有關管理條例規定處罰職介,對職介所收的相關費用應予退還,求職者的損失,應按有關規定賠償。 二🧑🏽🎤、傳銷詐騙型 小王是某大學計算機專業的畢業生🪟,他將求職信息發到了幾個大型人才網。不久,廣州某家電子公司給他打來電話,稱其情況符合公司招聘條件,想對小王進行深入了解。在近半個小時的通話中,對方一再稱小王的條件非常符合他們的職位要求,並許諾了3000元的月薪。通話結束時🚡,對方留下了公司網址。掛掉電話後🍪,小王立即瀏覽了該公司網站,了解到該公司是銷售電腦配件的,小王對此相當滿意,3天後,他主動撥通了該公司的電話,對方要求小王一個星期內必須到廣州報名♨️🥧。就在上火車的前一天晚上📜,小王在網上無意中瀏覽到了一則消息👰🏼♀️,“一個畢業生應聘到廣州某家電子公司後,被公司人員安排到一間封閉的小屋內,進行所謂的“培訓”並強迫其接受其傳銷知識🧑💼,畢業生砸破了玻璃才逃離”。事後✍🏽,小王經多方了解👦🏿🛌🏽,得知那家錄用他的公司就是一家傳銷公司。 建議🧘🏽♀️🙍🏿♀️:當你收到不熟悉或未投簡歷的公司的面試通知😰,應先向有關部門查詢🍮、核實該公司的真實情況,再去面試😶🌫️。比如一個單位要是長時期刊登同樣的廣告,說明該單位可能在用人方面存在一定的問題🚶♀️➡️。傳銷公司大都打著高科技、集團的名義進行招聘,待遇好➾,月薪高🔈,而且是急聘。一定要提高警惕,切莫貪心🛟,輕信,要保持起碼的辨別常識和防範意識🫃🏿。 三:培訓詐騙型 某高校畢業生顧某接到短信,稱某保險公司近期急招一批業務員。顧某根據短信上的公司地址前去應聘,經過面試🎙,工作人員告訴顧某他已被錄取,並通知他需要繳納2000元的“業務培訓費”⛪️,還說如果以後業務做得好🍺🧐,培訓費能全額返還🦸🏼♀️。顧某信以為真🖊,於是將錢打入了所謂的“公司帳號”。結果一個禮拜過去了,公司並沒有通知他前去上班,當顧某再次到公司準備詢問時5️⃣🕺🏿,早已人去樓空🍋🟩。 建議:用人單位若以收取培訓費👨🏼🎓、押金🧑🏻⚖️、保證金👹、擔保金等作為錄用條件的🏌🏼♂️,其行為就違反了《勞動法》的相關規定,求職者可及時向勞動部門反映請求查處,要求退還所交費用。 由以上幾個案例不難看出😙,大部分受害人上當的原因無外乎貪心和輕信,以致喪失了起碼的辨別常識和防範意識。如果你有一定防範的意識和基本的法律常識,仔細甄別真假招聘🙆🏼,能在遇到侵害時利用法律武器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相信再高明的詐騙手段也不能把你騙到。所以希望大家都能引以為戒🧗🏻♀️,並祝願廣大畢業生朋友能找到稱心如意的工作🙆🏽。